据白皮书显示,2022年,社交电商成交规模已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量近两成(19.4%),并预计今年社交电商交易额将达到3.54万亿元,占国内网络零售交易额的30%。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社交电商也成为电子商务领域新的热点之一,其对传统零售业产生着巨大冲击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从运营模式来看、流量获取方式各异,当前,社交电商有拼团型和分销型两种、内容型与社区团购型相结合,并在近年涌现出了一批像拼多多、爱库存、小红书是社交电商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随着社交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其背后的商业模式也备受业界与学界关注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却指出,随着社交电商交易额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增速正在逐步减缓。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交电商本身商业模式的不断优化,社交电商的盈利模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白皮书的资料表明,2022年,社交电商市场的规模增速下降了21.47%,这就说明红利存在着分割的倾向,社交电商未来发展,仍面临着激烈竞争和相关的风险
另外政策规范和行业标准不够健全,造成可能出现的监管真空之后的交叉地带,在野蛮生长”过程中,社交电商的产业发展仍处在中后期,行业管控还需强化。拼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社交电商模式,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理、可复制等特点,因此备受用户青睐
拼团模式、分销型模式合计市占率将超过70%
白皮书称,2022年拼团型社交电商的规模约1.01万亿元,占社交电商总交易额49.16%,预计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以上。在未来几年内,社交电商市场将会迎来高速发展期。以拼多多为代表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前列,在此基础上,主流电商平台上线了苏宁拼购、京东京喜这样一个平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拼团市场已经进入爆发期,而分销型社交电商正逐步成为未来行业中最有发展潜力的细分方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分销型社交电商的成交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分销型社交电商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约占社交电商总规模的20%。分销型社交电商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成为众多品牌商竞相争夺的目标市场之一
分销类社交电商代表企业爱库存(梦饷集团)后台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五购物节期间”,旗下平台GMV较上年同期增长400%以上,而,平台也出现了一批老板,五天销量就突破了几百万。这说明,分销型社交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对传统零售业态带来了巨大冲击
为此,梦饷集团联合创始人、CEO平静地在白皮书的发布会上说道:与单纯复制模式不同的是,爱库存把去中心化作为销售逻辑,用社交渠道把不同的物品放在数百万店主组成的商店里”中售卖和轮转,不仅不会产生额外的流量成本,还会形成一定的杠杆效应,撬动新的经济模式。”在此过程中,店铺+店铺”式的社群营销方式也被广泛运用到爱库存平台上
除上述两种模式外,白皮书指出:内容型社交电商的市场份额呈逐年递减态势,社区团购型社交电商模式的发展趋向平坦。其中,社区团购型社区电商平台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社区团购型社交电子商务企业则面临着巨大挑战。凯度中国发布的《2020社区团购白皮书》预计,2022年,社区团购社交电商市场将达到890亿元。未来几年内,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和社交电商平台快速崛起,社区团购型电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社交电商预计将继续放量增长,但仍然伴随着成长之痛”
这也得益于这些增长比较快的公司和行业新秀的快速崛起,社交电商全产业发展不断看好。不过,社交电商目前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为它带来足够多的用户和收入,相反,社交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却让很多人开始担忧社交电商的未来发展前景
其实,不管是政策环境是否有利、万物互联及其他科技的发展,或者是去中心化”倾向所导致的巨大市场空间,社交电商均预计会出现连续放量的发展。从流量竞争到内容竞争,社交电商正在重构流量生态
在流量生态上,已是国民级的微信生态,正在发展小程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同样正在打造电商新生态,社交电商打造了熟人经济”和粉丝经济”并行不悖的流量新生态,给社交电商形式创新带来了持续动力。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群经济”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形成一种全新的消费形态——社群经济。另一方面良好用评价机制和合理信用交易模式亦正在有效地推动社群经济”良性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购物”迅速升温,并对传统商业造成巨大冲击,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李鸣涛院长据此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疫情极大地加快了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包括生鲜电商,在线办公等、在线教育与直播带货等、小程序电商和其他社交电商正在快速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对于社交电商的参与主体,一方面要看到社交电商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大投入、重视创新,把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抵御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注重行业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用户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便捷与服务。”他还说。社交电商是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业态之一,其兴起为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的消费模式,同时带动了众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但是社交电商行业却在飞速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会有某种成长之痛”,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有关的风险也将随之加大。因此,需要从宏观上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促进社交电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比如社交电商供应链和服务链闭环和效率不够,会对消费者的体验和粘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社交电商行业的专门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为此,淘宝、京东这样的大电商企业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了,但是有些中小型企业,在某些环节上、现场还存在着很多不标准的地方
另外,政策规范和行业标准还不够健全,造成可能出现的监管真空,或者交叉地带,个别商户以次充好、推销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进行拉人头、多级代理及其他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给行业口碑带来了不利影响。当前行业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
要高度重视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抵御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注重行业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李鸣涛还表示。目前我国社交电商平台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但大多数以线下为主,线上占比较小
所以这就需要社交电商企业必须在规范合法经营的情况下进行经营活动,以及产业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社交电商企业应积极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社交电商企业要更接近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一直保持格局、科技的革新等等,例如,用算法来确立迭代流量的分配模式,提高供应端,物流端的用户粘性等等,深入发掘社群的经济价值,等等。同时,社交电商企业还应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竞争态势,从而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