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性,疏导性,结合性,连贯性,因材施教性,因素性,实践结合性,教育性,正面教育性,共产主义性"。导向性:"注重理想性","方向性","指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方向";疏导性:"注重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结合性:"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连贯性","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多方面教育"
少说空的话,多说真话
小七对德育相关内容进行框架梳理,朋友们赶紧看看你有没有把握好,切记要收藏和转发!
一,德育概念及含义
(重点指数:二星。常考类型:选择题
1、概念
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者阶级的需要,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法制以及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
2.含义
小学德育含义:1
1、德育是我们教育目的(基础)得以实现的前提
2.德育是国家造就高素质政治公民的基础,具有奠基性
3、德育对学生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中学德育含义:1
1、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条件与保障作用
2、德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与保障
3、德育是教学目的得以达成的条件与保障
二,德育过程
(重点指数:四颗星。常考类型:选择题和简答题
1.德育过程概念:推动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它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相统一的一个过程
2、德育过程结构:德育过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4个互相制约因素
3.德育过程基本规律:1
(1)德育过程就是一个有多个起点(知为本,行为要)的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德育过程就是推动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3)德育过程,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和交往,并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
4)德育过程漫长,重复,不断推进
三,德育原则
(重点指数:四颗星。常考类型:选择题和简答题
1、方向性原则
德育工作应该具有某种理想性、方向性,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2)知行统一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相结合
教育者在实施德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更应注重组织他们参与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与行为养成相结合,让他们言出必行,表里如一
3)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指所实施的德育应将尊重、信任学生个体同严格要求学生思想、行为相结合,这样教育者在学生中所产生的效果和要求就容易内化为学生品德因此,在教育中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探索者(前苏联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某人应尽可能多的索取,对某人应尽可能的尊敬。”
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它是指所实施的德育应有的放矢,有步骤地将从各方面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组织起来,规范起来,使之互相配合,协调配合,前后一致,从而保证学生品德能够按照教育目的要求得到培养
5)因材施教
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思想品德发展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
6)"长善救失失原则"与"消极因素原则"相结合
就是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凭借并弘扬其积极因素来克服其消极因素并促进其道德成长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它是指教师在进行德育时,不仅要借助集体力量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而且还要借助对个别学生教育来感化集体,从而使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达到辩证的统一
(马卡连柯并行经营理念
8.疏导原则,循循善诱
指开展德育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增进学生理解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的、以积极乐观为目的
9、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灵活施教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有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激发学生受教育内在动力的作用,还要有必要的纪律约束作为补充,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今天关于德育”的内容,我们可以用零散的时间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