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即今之哪,辽即史之辽国,即今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在今辽宁西部建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同时他还创建了一个政权——后唐王朝建辽朝,契丹人在潢河流域发祥
契丹等于今天的哪一个省份
我国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上,曾有许多聚族而居的族群,有着自己的习俗文化
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和交融,已成为现存五十六个民族之源,但是有些民族之名虽已失传,但是在有关历史上留下许多踪迹
在评书戏曲,武侠小说电视剧以及其他文艺作品里,契丹或称辽是出镜率与知名度极高的一个典范
那么,他们的民族起源究竟如何呢?这个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它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但是,在中国古代北方草原上,契丹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他们有哪些部落组织?它所居住地域与今天在哪里对应?契丹等于今哪一省份?
幅员千里”之契丹
从中国文化背景来看,契丹”就是指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契丹历史十分久远,南北朝时已被首次记录,同时也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居住的特点,经历了漫长岁月里数量极为频繁的迁移和融合
最早统一契丹八部、建立统一王国者自然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正由于辽这个朝代的存在和修史条件,后人才得以从古籍上得知其疆域情况
元人高宗时人在《辽史》中写到:地无土地,无田土,无屋舍,无车骑,无文字,无文字者皆无”,所谓的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消费品,南至胪毕竟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该朝代的起源与核心地区与今内蒙古东部及东三省全境大体相对应
河北北部、山西南部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由于受地域和民俗等因素影响,辽代的行政区划较为复杂
《辽史。地理志》载:辽代有五京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成都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为适应帝王四时捺钵和定期巡幸之需
五京以外,又置六府、一百五十六个州、军队或城市、二百零九个郡,控制五十二个部族和六十属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说过:冬十月戊申日,钩鱼于鸭在江上。新罗遣使贡方物,高丽遣使进剑,吴越王钱能来贡
这几句文字道出了其中的细节——鸭璟江,即以后的鸭绿江,很明显是辽代版图范围内的河流,不然不能如此便捷、轻描淡写地垂钓
新罗、高丽和吴越等割据政权在当时都有自己的领土
契丹幅员辽阔,约有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可谓幅员千里”
与现代地图相对应,其疆域横跨多国领土,算下来,其规模要大于内蒙古、新疆、西藏三个自治区之和
众说纷纭,发源不一
史籍所载契丹虽直指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然其来源众说纷纭
其实,这个部族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是流传于民间的一则青牛白马’的故事
相传在上古时,有一部落首领率部落男女,骑乘白马,从马盂山到浮土河去寻找自己的妻子,路上遇到一个叫白”的女子和一个叫青”的女子,他们一起骑在马车上,过了松林,又过了泛黎河两神相亲相爱,结为夫妻,生下儿子。此即所谓白兔配黄鹤”之传说以木叶山、二水合,遇以为偶,生八个子女
白马神人在老哈河与青牛车之间诞生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传说中的这位美丽而神奇的女子,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子,她和她的丈夫——一个叫西拉木伦的男子一起,走过了两条河,来到了今天的内蒙古赤峰的翁牛特旗和奈曼旗境内的西辽河
两河汇合处是契丹祖先发祥地,今内蒙古宁城县道须沟已开发成风景区,认为是契丹民族传说中青牛白马之源
以现代人看来,这段带有一定图腾崇拜色彩的神仙传说,也许实际上就是个隐喻—在古代也许会有两大部落以联姻的方式组成同盟,甚至简单地融合、繁衍为八大部落
这个传说被称为生育八子”或契丹八部”之一
辽朝立国后,历代帝王对这一传说十分重视,史书中明文规定用青牛白马祭天地者达20余人
但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民族与游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下,各民族、各部族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加之文化上的差异较大等原因,"融合通婚"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所以自唐、宋至更晚近的王朝,对于契丹一族来源及其主要成分也常有不同看法
有的认为是由鲜卑,匈奴,女真的融合而来,有的则认为是由蒙古的扩张而来
契丹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融合和更替
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则是最早结束轮流坐庄家族世选制”,开始了统一契丹诸部的过程
开国者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诞生之时,中原大王朝李唐已步入强弩之末,契丹诸族内部也因权力争夺险象环生
她的祖父是权斗,父亲是叔伯辈的祖母
为防他人添害,她常以涂画来改变孙子容貌,并一直将孙子藏匿于内室
成长于此环境中的耶律阿保机,天然地养成机警多谋能忍耐的个性
以后风水轮流转时,他以自己家族地位之底加之不断显示自己的才能,先成为与宰相平起平坐、继任者由前可汗举荐
一句话,当时契丹实行的是家族内部选举制
即首领的职位不是终生的,不可以世袭,某首领任满后,必须在同一家内另推他人
耶律阿保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连续担任了几任部落首领
后世研究者一般都把他视为深受汉文化熏陶的一位人物
契丹部落祖传秘方规定由酋长轮流担任,可人家唐王朝皇帝那个可就是一干就是一辈子了,怎么不学学大唐?
阿保机的如意算盘是在部落内部打出来的
仅在亲兄弟的策动下,诸弟之乱”便一再平息三次
待压服本部落后,别族反对之声再起,阿保机精心设计,将另外7个部族首领杀害,将契丹八部权柄正式握在手中
在其争权夺势,实行汉化之时,最著名的是一箭定上京”
箭射金旄,定上京
其时契丹诸部军政大权虽已集中在阿保机一人之手,但要想按照设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仍必须步步紧逼
最为明显的不同是契丹祖祖辈辈都是游牧谋生,为了模仿中原建立一个统一的王朝,总有一个安身立命、聚族而居的核心,而他则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皇都
至于皇都之所在,亦是出于其悉心谋算,准备将中京”设立于今巴林左旗东镇一带西楼邑
该地址的优越之处在哪里?
狼河、信阳水在这里汇合,形成了负山抱海之势”
而这里不仅水草丰盛,土地肥沃,是放牧、耕种的适宜环境
而且它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它是西楼邑的所在地,也是耶律阿保机家族活动的中心
一经将此地确定为皇都对其一族地位法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正是由于阿保机设计定都时用尽了心机,所以本身就不得不提防其他部族的反对声
终于有一天,他用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偶然,但事实上万无一失的方法
他有意向臣子及部落首领宣示,表示要确定建皇都地点,应用金旄箭卜测。”
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摆脱了人力控制,射出一支箭,箭掉到什么地方都会被用作参照来建造皇都
契丹游牧起家的阿骨打本是一个善于制造、使用和使用弓的高手,他设计出了一个能使弓发挥最大威力的计划——制造出一个能使弓充分发挥作用的工具,这就是着名的关弓300斤”
意即他可以使用300斤重的强弓。这类人要使箭镞落到他们所计算的地方岂不容易?
于是,他便决定把金好像放在西楼邑里
因此耶律阿保机很快下旨,封汉臣康默记为版筑使,着手建设中京城
不但如此,还极力任用韩知古和韩延徽这些能人汉人并采纳其建策,根据南北方各民族生活方式分配了各种治理方法
辽朝以两套政策以国制治契丹”,将契丹部落分为游牧人群和以汉制对待汉人”;同时,在制度上实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对农耕人群进行管理
契丹的黄帝后人”是个蛮夷的汉名,由刘亿改之,由他的儿子、曾祖、曾祖之子、曾祖之孙、曾祖之弟、曾祖之妹、曾祖之兄、曾祖之祖之弟、曾外祖之子、曾外祖之弟等人担任,他们都有自己的汉名,如刘倍、刘倍等
汉名是阿保机多多益善’之意
关于皇族姓柳,后人相传是因阿保机以汉高祖刘邦为偶像与标杆
萧氏是萧何之后,是后族外戚中最有势力的一个家族,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忠良重臣之一
在地位安定,赋税充足之后,阿保机便开始四面出击,扩大地皮与人口
儿皇帝”及燕云十六州之一
自唐朝灭亡后,阿保机便和中原军阀互相勾结,明争暗斗
当时的契丹是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它联合了后来的后唐、朱温和后梁及河北诸镇,并在河北的定城(河北保定)、定城(河北河北保定)、定、定、定等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定国",史称"定国"或"定国"国,其首领为"定国"王,他就是后来的"定国"国王李建成
这三家都是以契丹为目标,他们都想在契丹的大草原上占有一席之地
阿保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以控制和经营好位于辽东地区(即今成都)为主的战略
幽州位于长城以北,是十六个州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军事地理意义。?
阿保机为取得幽州与燕云十六州的利益,先左右夹击三家邻邦,两面夹击,期间又亲率大军两度南征,意图将幽州抢到手
然而两次南征均告失败
他判定自己势力还不足以同中原豪强硬杠上,便掉转航向,转而向西北、东北扩张,并征服许多部落、小国,使辽国的领地更加辽阔
在儿皇帝”的压力下,耶律德光向石敬晋降,但石敬晋却拒绝了
对辽朝而言,他们最终顺利地获得垂涎两代的幽州
燕云十六州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就已经成为了中原的领土
即使在北宋立国后,宋辽凭借签订檀渊之盟来划定疆界,辽朝仍不失为威震北方并对南方构成威胁的主要力量
外语契丹”来源
纵观辽朝现存的200多年中,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定国号为契丹”,其子打下汴梁时改为”大辽”,四、五十年后改为大契丹”,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改为”大辽
如今来看,辽朝这几位帝王的心思实在是捉摸不透,一改国号就不免让人不知所措
不过对当时其它国家或部落而言,情况并没有这么复杂,任何一块地皮的人民或统治者都一律单纯地了解契丹”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无论是辽朝生存时期内还是宋金合灭辽朝后乃至灭辽后西迁再建的西辽都被外界认为系同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的帕米尔高原上,契丹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生活地和植物地常被用来作为词根选择的依据
而且在当今蒙古,俄罗斯等国家,中国”相对应的词仍沿用着来自契丹”的读音,同样那一段历史和契丹民族保留着历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