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有汉族人的,据统计华侨和华人大约有4000多人,另外还有中国去蒙古务工的工人和商人,大约有近万人的规模
外蒙古独立后,有10万汉族人没有回来?网上的说法,显然有点多了提示:需要强调的是,《NationalismandhybridityinMongolia》一书所说的10万人,是在外蒙古独立前,也就是说1921年的时候,这中间还是有一部分人回到了中国,并不是网友所说的10万人全都被留下了。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弄不清具体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10人万之多蒙古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是成吉思汗之后才有的,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元朝灭亡之后,人们对蒙古的称谓从地域上区分主要有三种:1.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2.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喀尔喀蒙古;3.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亦即卫拉特部,也称为厄鲁特(额鲁特)蒙古。明朝时期,瓦剌和鞑靼是威胁中原的两大主力,瓦剌是指漠西蒙古,鞑靼是明朝对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权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他们大约是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在民族融合的历程中,总是伴随着贸易和战争,贸易活动除了官方之外,即是民间。而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来的走西口,被称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就是当时民间贸易的扮演者,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一些人注定了会一去不复返。1921年的时候,外蒙古的叛军联合起来攻陷了库伦,北洋军抵挡不住,纷纷逃散。这之后,外蒙古宣布独立,生活在那里的汉人们十分的惊慌,但他们的回国路线已经被切断了。库伦,外蒙古首府,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前身。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为了离开这里,回到祖国,有人绕过主干道,从沙漠里中返回。也有人选择去恰克图,原因是:恰克图离俄国非常近,从那里到俄国,然后就可以买火车票乘坐火车回国。恰克图,又称恰克图买卖城,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末,在大清国外蒙古北部边境出现一座专事对俄国贸易的商埠。该城不仅为清俄两国人所熟知,且名扬世界,被西方誉为沙漠中的威尼斯”,对活跃清俄两国的经济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其古地名为南恰克图,位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北部(今蒙古色楞格省北部蒙俄边境),北面毗邻俄罗斯帝国恰克图,是南通成都、库伦和北达伊尔库茨克、莫斯科的商业路线的中心。恰克图一直到今天都有,而买卖城却已不复存在了。这个意思很明显,恰克图因为买卖城发展为城市,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买卖城就不存在了,只有恰克图了。1921年2月11日温甘伦军击败北洋驻军,占领了库伦,并在那里建立了军事独裁,北洋军残部逃往地就是买卖城。据有关资料显示,二十世纪初,买卖城还有数千中国人居住在买卖城,但到了二十年代,一场大火彻底毁灭了这座一度繁华的城市,买卖城的旧址上,现已经是一片茫茫草原。在它的南边,兴起了一座小镇,名叫阿勒坦布拉格(一作阿尔丹布拉克,蒙语的意思是金色泉水”),但这座小镇和当年的买卖城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因此,人们有时候会把买卖城和恰克图弄混,有时候也会认为阿勒坦布拉格就是当年的买卖城
当年,选择从恰克图经俄国回国的那些汉族人,并非都弄到了回国的车票,其中的一些人选择留在俄罗斯发展,还有一些因为买不到车票或者找不到门路,留在了买卖城或者直接原路返回了。如此,我们要说的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当年有多少走西口或者从事其他职业的汉族人留在了今蒙古国?对此,网络的说法是10万人,但是,在我国出版的一些文献资料里,对此都没有记载,其依据可能来自英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NationalismandhybridityinMongolia》(可译作:蒙古的民族主义与混杂),据其记载,1918年外蒙古总人口近65万,其中喀尔卡蒙古人约49万,中国人(Chinese)约10万。然而,这些人至1969年时,只剩下了700多人;至1989年时,只剩下了200多人。人口减少的原因被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1.直接改族,由汉族改为蒙古族;2.与当地通婚变成了蒙古族
这就是民族融合过程中,需要人们付出的代价”,有些人注定要背井离乡,融入他国,而我们今天对于走西口人口流动的研究,显然车内部分要多于国外。事实是,这条人口流动的线路还是当年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而在外蒙古独立后,没能返回祖国的那些汉族人,大约是以商人为主的,他们的经历分明很像历史上自中亚来中国做生意的粟特人,不过是时间与地点不同罢了。需要强调的是,《NationalismandhybridityinMongolia》一书所说的10万人,是在外蒙古独立前,也就是说1921年的时候,这中间还是有一部分人回到了中国,并不是网友所说的10万人全都被留下了。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弄不清具体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10万人之多
现在的蒙古国,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外蒙古地区,这个地区几千年来都是我国的土地。在文化上,在民族上跟我国那是无法撇清关系,至今蒙古国的历史还要来我国查,这种历史纽带,其实那是很难隔断的。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国也有很多华人,很多人关心的是,蒙古国内现在还有多少华人呢?你可能想不到
根据相关史料的解密,其实一直以来,在外蒙古的汉人那是不少的。在清末时期,当时迁移到外蒙古的汉人,最起码有6万多人,主要是当时从华北和内蒙古地区,迁移过去的汉人,主要集中在乌兰巴托和科布多城等一带。这个是蒙古国华人最多的记载了
此后因为沙俄统治,还有接连的一战和二战,华人数量再也没有公布了。直到1956年,当时的蒙古国再一次公布了其国内的华人数量,只剩下1.9万人,而且这个数字其实还包括当时新中国在蒙古国的援建工人,所以实际数字更是非常少
此后中苏交恶,其实跟蒙古国的联系也就紧张了,所以此后蒙古国汉人数量不可知。直到苏联解体,2000年,蒙古国的人口统计再一次发布,显示整个蒙古国境内的汉人或者说华人,只剩下了1323人……其实可以看到,华人数量基本上被消灭了
在蒙古国现在300万人口中,汉人和华人那是非常少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如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当时无论是沙俄的杀戮还是苏联时代的清洗,杀掉那些反抗者,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人
尤其是在苏联时期,更是如此,即便是没有被杀戮的,也基本上被迫接受,加入当地民族,甚至直接被同化。所以现在根据西方的统计,蒙古国人中,华人血统的最起码有40000人,但是基本上都不会说汉语了,可见华人在蒙古国的灾难
而现在来看,因为蒙古国坚持对华友好,以及我国对蒙古国的投资,现在蒙古国的华人开始增长,如果加上加入蒙古国户籍的华人,现在增长到了4000多人。如果加上我国过去的工人,还有投资者,商人,还有其他的群体,加在一起有一万多人
长期来看,随着蒙古国跟我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到蒙古国生活,做生意,其实这又一次开启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未来蒙古国的华人数量还是会不断的增长的。对于此,各位读者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跟小编探讨哦!